在妈祖故里、湄洲湾畔,活跃着一支“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过得硬、业务上有作为”的干部队伍。他们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排阻清障、激浊扬清,为湄洲湾港口城市跨越发展保驾护航。他们,就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故里的守护者——莆田市纪委监察局干部。
学习为先强素质
学习力是开展好工作的前提。2007年以来,莆田市纪检监察机关每年围绕一个主题,有针对性地安排学习内容,今年的“三比三创”(比学习、比作风、比绩效,创亮点、创品牌、创一流)实践活动正开展得有声有色。依托莆田廉政网,开辟“学习园地”专栏,学习的灵活性、实效性大为增强。成立重点工作学习研究小组,组织实施团队“共享式”学习,坚持每日一小时读书看报,每周一次业务碰头会,每月一次学习小结会,每年一篇精品调研文章。创造条件组织干部外出学习培训,两年多来派出参加中央纪委和省纪委组织的各类专题培训学习132人次,参训率达48.9%;乡镇纪委书记参加市级以上专题培训达100%;其中,147人次参加学历班、进修班学习,学习的开拓性、稳定性日益凸显。开设“纪检监察干部讲坛”,每月安排一名机关中层干部“登坛亮相”,学习的创新性、活跃性明显提高。
选好人才求作为
“让优秀的人才进得来,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有舞台,让勤勤恳恳工作的人不吃亏”,这是该市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对人才选用的共识。
为了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拔优秀人才,莆田市探索建立纪检监察干部资格准入制度,两年多来先后6次面向全市公开选拔干部,至今已有28名优秀年轻干部通过公开选拔方式,进入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目前该市纪委监察局机关工作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的达84.5%,45岁以下的占75.9%,分别比2006年提升了16个和29个百分点。
推行竞争上岗,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是该市激活干部队伍活力的又一实招。今年3月,该市纪委监察局一次性拿出9个职位竞争上岗,符合条件的31名干部踊跃参加岗位角逐,参与面达91.2%。
有了工作激情,还要有客观的工作评价机制来保证,实行纪委常委会票决制的做法随之产生。两年多来,该市纪委常委会以无记名方式票决产生了年度优秀等次人选34名。一向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机关干部李茂华,这次被破格提拔为主任科员。说起这事儿,他深有感触,“在这样风气正、导向好的机关工作,老实人不吃亏,再苦也值得。”
重在管理树形象
“执纪者先守纪、监督者受监督”。莆田市纪检监察机关依靠铁的制度打磨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精神风貌,使队伍管理有规可依。近年来,莆田市纪检监察机关在贯彻“五严守、五禁止”要求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十个严禁”、“十个规范”、“十项报告”三项制度。
纪检监察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没有天然的免疫力。2007年,城厢区华亭镇原卫生院院长谢某涉嫌违纪被调查期间,该镇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某阻挠群众举报,打探案件情况,干扰案件调查,并为涉案人员说情。该市纪委在查清案情后,给予陈某免职处理并调离纪检监察系统。
加强自身内部监督的同时,市纪检监察机关还成立干部监督领导小组,聘请市直部门的领导担任小组成员,着力加强外部监督。
一番“强身健体”后,纪检监察机关执纪能力大增,一举查办了市工商系统、文化系统、城管系统等一系列大案要案。据统计,2007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累计办案1700多件,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近6000万元。市纪检监察机关连续两届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先后有7人次获得中央部委荣誉,19个集体、36人次个人获得省级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