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潮评特约评论员:刘辉
最近,中共江西省委通过公开选拔和组织选拔的形式,提拔任用了一批副厅级领导干部。笔者看后,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重学历不唯学历。选拔的干部绝大部分是大学学历,少数是研究生学历,符合当前大部分干部学历的实际。向高学历发展,但不片面追求高学历,专业岗位既体现专业化,更注重实际能力与所任职务岗位的对接。
其二,重政绩,更重口碑。这次提拔任的副厅级领导干部中,广昌县委书记江晓斌与上高县委书记黄德刚,两人都有共青团工作经历,两人都在规模不大的县域工作,广昌人口23万多,上高34万,然而,他们却小县有大作为,小县干出大事业。江晓斌把广昌打造成中国白莲之乡,物流之乡;黄德刚把上高打造成江西的昆山。而且这两个人在当地都有很好的口碑,如广昌县委书记江晓斌在江西文明网开了一个民生博客,他是少数几个亲自写博的县、市委书记,他的博客点击率高达十多万,广昌的许多老百姓都知道江书记开了博客,都喜欢上他的博,给他留言,和江书记说说心里话,亲切地称他为“姜汤”。这次江晓斌通过公选任省民政厅副厅长,黄德刚任宜春市副市长。
其三,公选与组织选拔相结合,拓宽了干部选拔任用的渠道。一方面通过公开选拔,变伯乐相马,为赛马。通过笔试、面试、组织考察,让一些有能力,有政绩,口碑好的干部脱颖而出,跑步前进。另一方面,又不放弃组织选拔的形式,让一些干出了业绩,德才兼配的领导干部,通过组织选拔的形式得到重用,实行干部选拔的两条腿走路,两手都抓。
其四,不搞年龄一刀切,注重年轻化,不搞低龄化。这次提拔的干部年纪较大的1953年出生,50年代出生的有17人,年轻的有70后,他们是魏国汶,拟任省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钱薇,拟任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党组成员,提名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专职副主席人选;黄永茂,拟任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副厅级专职委员;吴永明提名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人选。绝大部分是60年代出生,正值工作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干事业的时候。
此外,省直提拔多,基层提拔少。以《傅式平等一批领导干部的公示》为例,33位拟提拔的副厅级领导干部,有27位是现任省直部门干部,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来自基层。笔者认为基层干部工作压力大,任务重,工作条件艰苦。不少干部为了工作,牺牲休息时间,甚至牺牲与亲人团聚的机会,一心扑在工作上。晋升的机率与机会,如果太少,有欠公平。应当适当增加基层干部晋升的机会与名额,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或者通过省直与基层互动,拓宽基层干部晋升的渠道。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说:要重视关心老实人、正派人、不巴结领导的人,防止任人唯亲、唯近。要改革创新,创先争优,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通过选好干部、配好班子造福一方。同时还指出:坚决纠正干部任职年龄“一刀切”的错误做法把最优秀的干部用在最关键的岗位上,从制度上保证老中青梯次配备的干部任职年龄结构,调动各个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干部队伍年轻化不是“低龄化”,不能将任职年龄层层递减。从江西省干部选拔的特点可以看出,中央精神得到贯彻,同时在不断创新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在拓宽干部选拔渠道上进行着有益的探索,同时也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