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轮角逐之后,103位胜出者将于近日进入新疆“公选”厅级干部的组织考察环节。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选厅级领导干部考察名单公示”要求,这一轮将由个别谈话与民主测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入围者进行进一步的考察。(2010年11月28日人民网、新华网)
干部公选如今成为选拔干部的主要形式和渠道,干部公选为的就是公正、公平、公开,就是要多渠道发扬民主,采取多种形式选拔干部,也是在选拔干部上要五湖四海,而不是一对一,或者单兵做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这次厅级干部的“公选”中,就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开门考察,多渠道,多形式,从而为优秀干部创造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提供优秀干部发挥才能的舞台,更好地发扬了民主,也体现了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厅级干部“公选”从10月10日开始,经过笔试、面试有103名基层干部从最初的1134名竞争者胜出,最终将有34人通过层层“公选”踏上厅级领导岗位。从11月25日19时公布的“2010年自治区公开选拔厅级领导干部考察人”,而就在这些上榜的名单中,每一个岗位目前仍有3至4名竞争者。为了公开公正公平合理,自治区公开选拔厅级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多次表示,准确评价干部的德才素质,是这次干部考察的基本目标。本轮考察将继续这一宗旨,采取同一考察组考察同一职位的考察人选,并提前发布考察预告,公布考察对象、考察方式、考察内容和考察组成员、联系电话,要求干部撰写本人近三年思想工作小结等。同时考察组还将广泛听取被考察人上级、同级、下级领导班子成员、干部群众代表、自治区级“两代表一委员”意见,征求纪检(监察)、检察、审计和所在机关党组织等多个部门的意见等,以确保多渠道了解、多方式比较,准确评价同一职位、不同被考察对象的德才素质,为组织上择优比选提供依据。
其实,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一种任人为贤的主要渠道,也是让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主要形式,更是选拔干部的“五湖四海”,那么通过公开选拔给了广大干部很大的空间,也给了很好的机会,但要在选择干部上不仅仅看成绩,更要看实绩,还要看德绩,通过全面考虑,公众评判,将优秀干部选拔出来,这就要多渠道多形式发扬民生,选拔优秀干部,选拔为人民服务的干部。
而公选的考察角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但要让选拔的干部过好这一关,就要多渠道多形式发扬民生,对每一位干部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考核,防止考察上的不全面,遗漏了不良表现,只看优点,看不到缺点。只要在考察上眼睛明亮一些,眼睛多一些,那么选出的干部就会群众公认,社会承认,工作肯定。
稿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