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菱溪湖公园、清流公园改造、南湖二期改造等城建工程近期相继建成完工,滁城百姓欣喜地发现,滁城更美了。2008年以来,滁州市实施城市建设重点项目133个,投入超百亿元,超过“九五”、“十五”投入总和。
“事业的兴旺,得益于一支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强力支撑。”滁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吕祖碧介绍说,“近年来,滁州市大力实施干部活力工程,着力健全完善广纳群贤、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全市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活力倍增。 ”
滁州市采用“两轮推荐”办法,变“少数人选人”为“多数人选人”,扩大干部初始提名权,使更多优秀干部进入组织视野。同时,推行常委会、全委会票决制,一人一票,杜绝“面子举手”。目前,该市及所辖8个县(市、区)共票决产生了325名县级干部。
探索“虚职实用”,激活干部活力。2008年以来,在公开选拔的69名副县级干部中,非领导职位的副调研员45名。这些副调研员在一年试用期内被派往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等“主战场”,每人负责或牵头一项重点工程项目。此举,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创业的积极性,提升了他们“实战”能力。截至目前,该市已有11名副调研员转任副县级领导职务。
该市打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以及部门与地区之间干部流动阻隔,全方位推进干部交流,共交流县级干部275人。今年5月,该市将交流对象由县级干部向科级干部延伸,实施市直机关科级公务员交流轮岗。市直33个单位的48名科级公务员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为避免在公开选拔中选出“高分低能”的考试型干部,该市在群众公认、组织认可,坚持“双推”的基础上,把干部平时工作实绩作为报考的资格条件,坚持“干什么、考什么”,分类选拔优秀人才。
滁州市委坚持“实践长才干,一线出干部”的鲜明导向,选派了61名年轻干部“双向挂职”,选派了400多名县、科级领导干部深入企业驻点帮扶。滁州市还开辟让乡镇(街道)等基层优秀干部能够脱颖而出的“绿色通道”。目前,已有10名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脱颖而出,走上市直单位县级岗位。(周连山)
作者:周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