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丘区县江安在全省首开先河,创新建立了《拟提拔科级领导干部勤政廉政报告制度》,将拟提拔的22名正副科级领导干部的家庭收入,以及勤政廉政等“家底”全部“晒”给群众看,并接受群众“点题式”监督。
9月29日,本报以《江安 拟提拔干部须晒“家底”》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如今,“家底”晒完,效果如何?
陈飞雁 陆永忠 本报记者 钟晓晴
“请大家以无记名的方式对你们单位职工唐庆龙同志提出意见、建议以及需要说明的问题,我们收集汇总后,将要求本人作出书面回答并向社会公示。”11月9日下午,江安县畜牧局会议室,县委组织部正在对入围今年江安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的考察对象进行组织考察。
本月,江安将对入围的18名公开选拔的副科级领导干部考察对象晒“家底”,并让他们接受“群众点题”。这是继首批22名正副科级考察对象进行同样考察后,江安县对干部任前阳光晒“家底”的又一次实践。
干部任前裸晒勤政廉政“家底”
真正触及到了“深水区”和“敏感带”
住的什么房,开的什么车,年收入多少,子女及配偶工作情况,勤政廉政如何……这些都是江安干部任前公示的内容。
“以前,提拔领导干部的任前公示,都只公示其姓名、性别、年龄、学历等简单情况,由于对一些被提拔人不认识、不了解,开会举手表决时只好随大流。”说起江安县开展的拟提拔科级领导干部勤政廉政报告制度,江安县农业局职工于中富非常支持,“这样裸晒提拔人,我们了解更透彻,这样用人,我们信服。”
江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罗世俊介绍,该县在《拟提拔科级领导干部勤政廉政报告制度》中,除明确规定对考察人选的情况进行监督外,还将监督的触角延伸至被考察人选的配偶、子女和主要社会关系等利害关系人上;监督内容细化,涉及本人及配偶子女从业情况、个人履职情况,以及勤政廉政情况等4个方面22项内容。
22名正副科级领导干部公示内容中,报告拥有2套住房的共7人、有私家车的共2人、家庭年收入7万元以上的共2人、住房面积在160平方米以上的共5人,真正触及到了“深水区”和“敏感带”。
“实践反复证明,让官员的财产公开透明,是遏制腐败发生的一项相当有效的制度。”江安县委书记虞平表示,今后,江安拟提拔的干部都将实行勤政廉政报告制度。
拟提拔对象要如实“答题”
群众更看重“晒”后的“连锁反应”
“晒‘家底’的方式只是程序公开,能否取得实效还要看晒‘家底’以后的‘连锁反应’。”对于晒“家底”,江安县退休老干部朱乾刚更看重“晒”后的实效。
江安县《拟提拔科级领导干部勤政廉政报告制度》明文规定,在“家底”公示后,如发现有问题的,将取消拟提拔任职资格;如没有问题,在7个工作日后,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有关程序予以任职。
此外,该制度还规定如果拟提拔人对“群众点题”敷衍了事,回复不实,经当地组织、纪委、监察等部门调查核实后,影响任用的,将取消其拟提拔任职资格。
“不仅在公示期内,即便是拟提拔对象已被提拔任用,如果发现其公示内容存在虚假情况或者未兑现公开承诺的,也将按程序免去其新任领导职务。”罗世俊介绍说,对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故意隐瞒较大实情的,都将作出严肃处理。
“通过‘晒家底’等监督内容的细化,可以促使我们更加勤政廉政,兢兢业业,时刻保持思想上的警醒,把工作做得更好。”新提拔的江安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副局长陶利告诉记者。陶利的丈夫也表示支持把家庭收入等情况公示出来,“如果连家庭收入、住房等都不敢让群众知道,今后她工作起来也会缩手缩脚。”
罗世俊介绍说,江安正是想通过健全“晒”家底“连锁反应”制度,从细微处防止权力腐败,“治病于未发之前”。
群众更能让考察对象“冒汗”
有效监督使“高压线”真正“放电”
“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是否被真正引入,将直接影响‘高压线’能否真正‘放电’。”在虞平看来,目前惩腐兴廉缺的并不是制度,而是制度的执行力和穿透力。为此,江安创新设立了“群众点题”这一环节,目的就是通过群众监督的强大力量让“高压线”真正“放电”。
所谓 “群众点题”,江安的具体做法是,拟提拔干部除必须回答组织设定的23项“命题”之外,还必须回答群众的“个别点题”。群众的点题来源于拟提拔干部所在单位干部职工、服务对象代表、离退休干部代表、下属单位干部职工、“两代表一委员”等的意见、建议,形成“群众点题”让其回答。
此次被确定为拟提拔对象的22人,一一对应回答了“群众点题”42个。拟提拔为正科级领导职务的苟某某和马某某,群众反映他们的勤政报告与工作实际不符,存在工作作风漂浮、工作实绩一般等问题,经过调查核实后,两人被取消了拟提拔任职资格。
“群众对本单位拟提拔对象最为熟悉,对其的‘点题’都是平时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对该干部最有意见的问题,有效弥补了组织监督的不足,往往更让考察对象冒汗。”罗世俊说。
作者:钟晓晴
(本文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