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北京市委公布了北京市2010年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相关信息。从相关资料来看,这已经是北京市自1995年以来第10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了,此前公选的干部已有1000多名,而其中副厅级以上的也有164人。由此可见,公开选拔已经逐步成为北京市选拔任用各级领导干部的一种重要方式。
公开和透明是我们对于干部选拔工作永远的诉求,我们需要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此次北京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扩大民主、群众公认”成为贯穿于选拔任用干部全过程的重要原则,可以称得上是够“敞亮”。
例如在结构化面试时,群众代表也将作为评委直接参与考评、打分,民主权力得到了充分的落实。组织考察时,考察对象除将在媒体上公示外,在现所在单位工作不满3年的,考察谈话范围还需要进行扩大,实行延伸考察,充分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在监督方面,除适时在媒体上向社会公开选拔工作的情况外,由纪检和组织部门组成的监督小组,还将通过电话、信访和网络等监督渠道,接受群众对公开选拔过程全程监督,对违纪违法情况一律严厉查处。另外,在整个公开选拔工作的不同阶段,还将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将作为改进各个工作环节的重要依据。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对于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增强选人用人公信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在干部工作中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希望通过公开选拔这一老百姓公认的最有效的选拔干部方式,使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推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不断向前迈进。(臣还有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