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昨天是北京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网上报名的第一天,这已经是北京市第10次公选干部了。这次北京市拿出了241个局级和处级岗位,供应聘者申请。我们也了解到昨天报名非常踊跃。我觉得这是一个大好事。
公开纳贤我们历史上早就有。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下“求贤诏”,要求从各个郡国里推举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这个事情开了汉代察举制度的先河。从那之后我们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一直都有举贤纳才的制度和举动。不管怎样,人才对于国家社稷的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我们没有办法想象没有商鞅的秦孝公,没有魏征、房玄龄的唐太宗以及当时取得的成就。从这个角度来讲,北京市能够拿出200多个局级、处级岗位公开招聘,这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当然,在我们举贤纳才的举动中,也要注意几个方面:
第一, 我觉得相关的信息必须公开。我想,真的递上自己的一份简历,并且希望去参与的这些申请者都是捧着满腔的热情来应聘的。即便是最后没有录用,我们也必须给他们一个说法。我们衡量的标准是什么?最终招聘的结果是否公示?我们通过怎样的方式来摈弃内定和暗箱操作?这些因素都将决定我们的招聘是否能最终取得效果。公开、公正、透明是真正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现在我们看到北京相关方面已经就公开竞聘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布了问询的电话号码、接下来还要进行考试,已经做得很好了。我希望这个方向要继续下去,让每一个申请者感到被尊重。
第二, 刚才讲了,这一次我们的公开竞聘一方面要对资格进行严格的审查(学历、学位、就业经历等等),另一方面要通过考试来选拔干部。我觉得考试是一个公平的做法,但同时我希望考试只是作为一个初选的办法。因为毕竟我们选拔的是干部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技术人员,领导能力、领导水平是不能够简单地通过考试来考核的。(现在通用汽车的CEO是原来波音公司的老总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在初试考核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其他的手段——面试、试岗等办法来了解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这非常重要。
无论怎样,北京市拿出241个局级和处级岗位,供应聘者申请都是一个值得称道的做法。我们希望这样的工作能够扎实推进,选出真正的贤才来投入到我们的事业中。北京市2010年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专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