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热点话题谈心录刊登《选对用好管住人民公仆》文章,通过对湖南在干部选任方面工作的回顾,毫不避讳地指出了当前干部选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以票取人、凡提必竞、不正之风、以GDP论英雄等等。根据文章中显示的信息,针对这些问题湖南曾连续出台5个干部工作规范性文件,确保选对人、用好人、管住人。
常言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干部选任的重要性,由此就可见一斑。也正是基于此,近年来湖南严把干部选拔入口关,通过一系列“实打实”的措施,已经激活了选人用人的“一池春水”,为富民强省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但正如谈心录《选对用好管住人民公仆》文章所言,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诸如职数越配越多、板凳越加越长等,不仅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严重者还会滋生腐败。
事实上,对于选人用人方面的违规与猫腻,湖南向来都是眼里容不得半粒沙子。就以前不久互联网上沸沸扬扬的湘潭县27岁副县长徐韬“火箭提拔”为例,事件3月21日发酵但4月22日相关部门就公布了处理结果,而且不仅是徐韬本人,对相关涉事人员批评教育、警告、诫勉谈话等也是“一个都没有少”。这在凸显出对民意尊重的同时,也实实在在地展示了湖南维护选人用人公平公正的坚定决心,以及在选拔任用干部方面的倾力作为。
当然,就如谈心录所述,之所以在干部选任工作中会出现一系列问题,程序不够完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因为,完善的程序虽然不能保证一定会带来公正的结果,但却可以保证我们的权利不受侵害。在深刻总结选人用人经验教训后,湖南就曾对《省委管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流程(试行)》等干部选任中的相关程序进行完善,为干部选任工作的规范有序设定了一条条清晰具体的“流程图”,无形中也就确保了干部选任有章可循,不跑偏。
并且,要遏制干部违规选任,就不能少了制度保障。这是因为,与方法、措施相比,制度无疑更具稳定性和根本性,也最能发挥预期效用。这一点湖南更是可圈可点,不管是出台《关于重申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亦或是制定《湖南省党政领导干部破格提拔暂行规定》,或者是修订《关于进一步完善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意见》,尽皆是在从制度上堵塞选人用人中可能出现的漏洞,于最大程度上确保干部选任的公平公正。
不仅如此,要确保干部选任工作的风清气正,就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毕竟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也更能发现选人用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着眼于此,湖南在公开选拔干部的过程中就尤为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曾经开创性地采用“面试观察员”制度,从用人单位、新闻媒体、政协委员中邀请多名“面试观察员”全程监督整个专家面试环节,这在确保选好贤才的同时,也无形中提升了选任工作的公信力与认可度。
正如谈心录栏目《选对用好管住人民公仆》文章所言,永兴县多元提名方式选拔干部只是湖南规范干部选任工作、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缩影。我们更应看到,先前举行的公选省管优秀年轻干部笔试中湖南就曾邀请媒体对正在全封闭评卷工作的专家组进行过一次公开采访报道,在全国引起轰动;而后在公选中湖南更是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不管是异地考官面试,还是人机对话测试,这桩桩件件都将“为民选贤”理念落到了实处。
由此可见,选人用人意义重大、任务艰巨,由不得半点马虎和疏漏。我们必须完善干部选任程序,并邀请群众监督,堵住投机走捷径者的“门”,保证“干得好的考得好,有本事的上得来”,最大限度上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力,在这方面湖南无疑给我们树起了标杆。完全可以预料得到,随着干部选任工作的进一步规范,湖南上下必将进一步呈现出风清气正、和谐公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文/秦豫
(原标题:干部选任标准化漾气正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