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加强宣传作为提升竞争性选拔公信力的切入点。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缺乏的其实不全是制度层面的东西,还有认识层面的问题,认识上的误区若不及时消除,影响的不只是人们对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更会影响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 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把宣传作为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的重要部分。在平时,注重年轻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对竞争性选拔工作有正确的认识。事前多通过报刊、电视和网络,向公众介绍选拔工作选什么、怎样选和选好如何用。加大对竞争性选拔干部全程信息的公开力度,注重与公众的互动,采取多种形式回应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对突发事件,应立即着手信息的收集、研判、处理和发布。 以规范运作流程作为提升竞争性选拔干部公信力的落脚点。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公信度高不高,关键取决于运作流程。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描绘好选拔流程图,并集中力量重点规范职位与条件确定、考试、民主测评及考察等环节,让流程图不仅“表面美”,而且“内在真”。 以“要什么、选什么”为依据,科学设定职位。选拔工作启动前,要充分利用资源,广泛征求意见,统筹考虑单位职位空缺情况、公务员队伍结构优化和队伍建设整体情况等,理性设置选拔条件。以“干什么、考什么”为导向,结合地域、行业和岗位实际进行命题。在笔试阶段,注重考察综合运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试阶段,可以采取驻点调研、竞职陈述、演讲答辩和结构化测试相结合等方式进行多轮面试。以“缺什么、察什么”为标准,有效提高考察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在考察环节,不妨变“察正面”为“察反面”,注重考察其理想信念、工作作风、道德品德、心理素质、履行岗位职责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再结合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做出客观评价。 以健全监管体系作为提升竞争性选拔公信力的着力点。竞争性选拔干部的监管工作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治本、注重预防、注重制度建设,织就一张全方位监管选拔工作的“网”。 对于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制度要“勤打补丁”和“及时升级”,不留漏洞并与时俱进。选好配强组织实施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的领导干部,真正让那些公道正派、清正廉洁、作风优良、办事有力的领导干部来主持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古人云:“严刑重典者成,弛法宽刑者败”,要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打击选拔工作中的违规操作,让任何人不敢触碰“高压线”。(作者单位:广东省乐昌市白石镇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