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在五一楼市及房地产市场走势分析研讨会上,广东广州房协会长陈敦林预测,广州下半年的楼市升幅会在10%左右浮动。陈敦林个人认为,“广州下半年的楼市总的来态势是平稳、健康、有序的”,升幅在10%左右的上下浮动。
中新网6月9日电 “与前两个‘国八条’相比,这次‘国六条’最明显的变化是,发文单位多了监察部和国家统计局。”中国青年报消息,建设部一位官员日前对记者说,房地产现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去年的两个“国八条”执行不力。此次“国六条”中,监察部的介入,显然是“动干部的”。
记者注意到,去年参与稳定房价的7个国务院部门,今年成了9个。国家统计局在稳定房价中的作用,显而易见是,国家统计局的加入是要加强房地产市场的信息披露。而监察部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其实,近年来,在国务院一些职能部门解决和老百姓利益相关问题的过程中,监察部的身影已经频繁出现:在环保部门查处群众反映突出的环境问题时,监察部已经介入;在土地部门解决征地农民补偿问题时,监察部门也在参与;甚至看病难、上学贵等民生问题也已经进入监察部门的视线。
国土资源部:我们查事,他们查人
“我们查事,他们查人。”国土资源部一位官员如此描述近几年来他们和监察部的合作。
这位官员解释说,两个部门近年来多次组成调查组对土地违法案件调查的背景是,一些地方存在错误的政绩观,土地违法反弹现象比较严重,量大面广、地方政府主导、形式手段多样化已成为当前土地违法的新特点。国务院的各部门有自己的职能分工,国土资源部门只能就事查事,但管不了事情背后错误的政绩观,或者是干部的不作为。两个部门联合行动,就能在处理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的同时,调查处理相关责任人。
就在几天前,监察部和国土资源部还联合披露了5起土地违法案件。究竟有多少不作为的责任人因为土地问题被监察部门动了乌纱帽?这样的数据虽然没有被职能部门披露,但在很多次新闻发布会上,国土资源部都表示说,将继续加大和监察部联合办案的力度,公开查处一批严重违法批地、用地案件,尤其对涉及到地方政府及其部门的案件,坚决依法追究责任,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还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地方官员必须在污染和帽子间作出选择
在环保领域,环保部门和监察部的联合行动已经迫使一些地方官员必须在“帽子”和污染之间作出选择。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执法监察局的一位官员说,两个部门从2005年起开始用挂牌督办的方式查处环境违法案件,在2005年挂牌的9起环境违法案件中7起案件追究了27名责任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就有15人。
一起挂牌督办案件中被监察部门诫免谈话的地方官员告诉记者,原以为只要自己经济、作风上没问题就和监察部门无缘,没想到自己会因为环保问题被监察部门盯住。
环保总局的官员说,其实环保部门和监察部门更重要的合作是今年年初两部门联合出台了《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这份部门规章矛头直指那些在环保方面不作为、失职渎职的官员。
在环境保护领域,监察部门的态度是要将环境保护纳入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督促各地全面整改重大环境安全隐患,严厉打击企业违法排污行为,严肃查处各种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
重点聚焦医疗教育住房环保等民生问题
在今年3月举行的全国纠风工作会上,监察部明确表示,2006年要着力推进治理教育乱收费、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解决企业违法排污等损害群众环境权益问题等“三项重点”工作。
此外,监察部还表示要全面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活动,严格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两项新的“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各地严肃查处利用评比达标活动乱收费和搞各种摊派的行为;全面清理针对出租汽车的收费项目,严格规范出租汽车企业经营行为,切实保障出租汽车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监察部门为什么把目光聚焦在更多的民生问题?最近,监察部副部长陈昌智在参加国务院7部门整治环境违法会议上有一番讲话,虽然这篇论述是针对环境话题而言的,但字里行间的观点则可以折射出监察部的身影出现在与民生相关的多个领域的真正用意。
陈昌智谈到,7部门联手整治环境违法是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畅通的具体体现。他说,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就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作出了许多重要决策和部署,中央领导同志还十分关注具体环保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仅晋、陕、内蒙古、宁4省(区)交界地区电石铁合金焦炭行业的污染问题,领导同志的批示就有15次。但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执行中央政策时,态度不够坚决,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地方还与国家检查组“捉迷藏”,给违法企业通风报信。
他说,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损害了中央权威。监察机关要通过参加专项行动,保证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得到贯彻落实,确保中央政令畅通,绝不允许任何人在执行中央政令方面打折扣。
不管是环保部门、国土资源部门这几家和监察部合作多次的部门,还是刚刚与监察部联手的建设部门,都认为大家联合出击就是要“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