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在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最主要的是要将各种突出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解决好。为此,必须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应采取切实措施,加快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努力改变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下大力气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完善社会管理,认真化解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尤其要注重改善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改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落后面貌,推动公共资源配置更多地向困难群众和困难地区倾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条件都能够得到保障,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加强社会建设应坚持公平正义原则。公平正义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利益关系的重要准则,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这就决定了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公平正义原则。对于目前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既要勇于正视,又要辩证看待,在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和途径。通过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