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的公路局长里面,要说谁的名字最有特点和从事的行业最吻合,听后会让人过耳不忘,相信重庆市公路局的乔墩局长会是我们的首选。
乔墩的名字一路伴随着他的学业、事业,他更对公路和桥梁饱含深深的情愫。乔墩似乎是命中注定要为路桥而生,为路桥而忙,他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交通事业、也将心血和汗水投入到了路桥之上。
技术搭载管理
初见乔墩局长,和记者想象中的很接近,墩实的身材,朴实的话语,稳重、踏实,是给人的第一印象。
翻开乔墩的履历不难发现,1985年毕业于重庆交通学院桥梁隧道专业的乔局长,应该算是我国公路桥梁领域文革后较早的一批科班大学生了。大学四年的勤学苦读,为以后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业后最初的近二十年,乔墩一直在科研技术的一线工作;如今,学技术出身的乔墩如鱼得水,始终站在公路桥梁行业的技术发展的前沿,从技术应用发展的角度去理解行业的管理方向……这些历练和经验,对于今后乔墩从事的行业管理工作来说,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2003年,乔墩被调入市公路局任党委书记兼副局长,负责党政工作和行业管理。未满40岁,年富力强的乔墩走上领导岗位后,更加充分地施展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着自己的理想抱负。天地宽了,视野广了。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让乔墩身上具备了超出旁人的专业素养和行业敏感性。
不管是做基层技术人员还是现在的行业领导,乔墩始终没有停止对技术研究的不断探索。在科研单位时,乔墩先后多次组织参加了交通部重大科研项目(如广东虎门大桥关键技术——曲线梁桥设计与施工技术)的科研及工程设计和施工工作,曾获得交通部“交通科技进步奖”,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等奖励。近年在繁忙的管理工作中,他把科技创新和行业管理有机结合,主持了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研项目“工业废渣用于农村公路技术研究”,有效解决了相关地区农村公路资金短缺问题和环保问题。乔墩先后发表了理论著作及重要技术报告二十余篇(本),其2006年主笔编写的《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被作为全国农村公路技术与管理培训教材;其撰写的《悬索桥预制主缆丝股技术条件》作为国家交通行业标准公开发行……
既懂技术又明管理,这让乔局长一直身兼数职。目前,除了市公路局局长外,乔局长同时担任重庆市建设、交通工程评标专家,质监专家库专家、交通工程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委等职务。2007年5月,乔墩获得重庆直辖后首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其对乔墩的评价是:“技术型管理专家”、“公路行业建设、养护管理难得的复合型人才”。魄力激活体制
2007年,是重庆直辖十年之时。共和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也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同年2月,年仅42岁的乔墩被任命为重庆市公路局局长,同时继续担任局党委书记,党政重任“一肩挑”。上任伊始,乔墩深感担子重,责任大。“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作为市公路局的党政一把手领导,乔墩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常常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更好地发挥领导班子的集体智慧和力量。搞好团结,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是带领全局完成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有想法马上付诸行动。乔墩通过局党委会和局长办公会议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中心组学习制度等多项制度,定期与领导班子学习交流,通过充分的讨论和研究,民主决策有关公路局的每一件重大事项。“执政为民,服务发展”是工作的主线,结合“作风建设年”等活动的开展,查找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深刻剖析,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
有了好的领导班子,还必须有好的队伍。乔墩一直注重对青年人才的培养与队伍建设。他认为应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及时调整人员配置,选配得力的干部,以适应公路行业管理各方面的要求。上任一段时间,他逐步理清了公路局对内对外的工作职责,在做好思想教育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乔墩有了大动作。他顶着全局成立近10年来从未作过大调整的压力和矛盾,决定调整充实中层干部,大胆提拔任用部分“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乔墩的主张是“把合适的人用在合适的岗位上”。
自由报名、公开选拔、公平竞岗。这在当时的公路局引发了不小的震动。对于那些年轻有为的人来说,无疑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个个摩拳擦掌,奋勇争先。最后,经过层层筛选,全年共调整、新选拔任用干部11人,其中新选拔上来的中层干部还不到30岁。
这样的改革,需要相当的魄力和胆识、与时俱进的理念,更要有统揽全局的发展战略眼光。乔墩把选人、用人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对广大干部职工起到了很好的激励和鼓舞作用。这样的机制与思路,让重庆市公路局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作风焕然一新。
行动带领成绩
乔墩上任的第一年,就迎来了严峻考验。2007年4月2日,彭水108县道发生边坡跨塌,罗家峡段路基整体损毁;4月23日,北碚发生特大交通安全事故,开展了主城近郊区通客车路段安全隐患排查;7月17日,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造成主要道路断道抢修,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累计损失近9亿元;8月17日,全市开展以桥梁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一系列的突发事件,既给国家、社会和老百姓造成了巨大损失,也增加了公路行业管理的难度。乔墩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顶着巨大的压力,沉着应对,带领公路交通职工经受了一个又一个考验,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通过种种历练的同时,也增强了行业安全忧患意识和防范意识。
在7月份特大暴雨洪灾、全市桥梁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治理行动等重大事件面前,乔墩局长坚持在一线指挥,遇到困难冷静分析、果断解决问题。在原分管副市长指定乔墩担任南山洪水重灾片区抢险工程指挥长期间,他连续奔波在公路重点水毁抗洪抢险第一线。因长期在泥水浸泡,小腿感染了丹毒,但乔墩坚持一线办公不住院,做到了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鼓舞和带动全局职工取得了抗洪救灾的胜利。
就在众多波折与灾难考验下,重庆市公路工作依然实现了五项重大突破:公路总里程突破1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里程突破90000公里;干线公路总里程突破6000公里;安保工程突破7000公里。另外,重庆市公路局还对路况较差、达不到收费公路条件的8个项目做出了限期整改,到期终止2个年票制收费项目,暂停2个收费项目,拆除2个收费站(点)和乡村道路上4个“三乱”收费卡。2007年获得全国治理公路“三乱”先进集体称号。
有人归结重庆直辖十年三大变化:“路短了,人亲了,离全面小康更近了”。 “路短了”——这说的是道路发展迅速,行走在宽广、平坦、快速的公路上,让重庆人尽享公路交通发展带来的成果,拉近地域的距离,故而,让人感到“路短了”。这简单的三个字,是对乔墩等重庆公路建设者们最好的褒奖与肯定!对于成绩的取得,乔墩总是很谦虚,“和其他取得成绩的兄弟省市比,我们差距还很大”。“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直是乔墩用来自勉的格言。让每一个人能走上平坦宽阔的公路,是他的梦想和希望。
2008年是重庆市公路局建局十周年。重庆公路建设有着更加远大的目标,未来5年,乔墩们将努力把重庆建成西部交通最便捷的城市……积蓄力量,等待厚积薄发。一路向前,为路桥而生的乔墩正在迎接属于他的机遇与挑战,正在迎接属于他更宽更广的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