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手机访问 
作文范文
    科学发展离不开法治
  法治是科学发展的保障。没有法治,权力没有制约,执掌权力的人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使权力,经济、社会就不可能实现科学发展。
  法治同时也是科学发展的内涵之一。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法治的基本功能恰恰是保障人权,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但是,现在我们一些地方领导在推动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无视法治,漠视法治,轻视法治,乃至践踏法治。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
日期:07/06/2011 06:58:50 点击:2369
    运用组织部门优势做好群众工作
  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组织部门既是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也是群众之家,在做好群众工作中担负着重要职责。在新形势下,组织部门应把群众工作贯穿于组织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保证。
  大力选拔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干部。领导干部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中坚力量,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县乡领导干部直接面对基层、面对
日期:07/05/2011 09:22:13 点击:2040
    领导干部的人生标尺
  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在陕北看到了刚刚走完长征之路的中国共产党人,所见所闻,令他非常震撼,于是在《西行漫记》中写下了这样的评价:他们“是我在中国十年以来所遇见过的最优秀的男女”。回首党的90年,英才辈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在历史的天空上,写下了无数光辉篇章。这其中,从焦裕禄到杨善洲的优秀领导干部群体,不仅造福于人民,感动着社会,更给今日的为政者树立了“人生标尺”。
  人生的刻度在于奉献。当我们细
日期:06/30/2011 09:24:11 点击:2529
    谈诚信
  何谓诚信?诚信就是诚实、守信。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说: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讲诚实、守信用,是人之为人的首要品格,也是一个政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品格。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就在于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能够始终以一颗赤诚之心,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赢得人民的信赖和爱戴,并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和中
日期:06/29/2011 08:26:15 点击:2154
    诚信专题:
    完善制衡机制
  政府诚信缺失的制度原因,在于缺乏权力制衡的制度机制。政府是拥有公共权力的唯一主体。缺乏外在制约,容易形成对公权的垄断,导致政府权力的扩张和失控。如政策多变、有法不依、不守承诺、随意性大、暗箱操作等政府诚信缺失的诸多表现,表面上看是法治理念不强、缺乏道德约束,而实质是制度机制的缺陷。所以,完善政府诚信的制度建设核心,是围绕公权资源高
日期:06/28/2011 08:42:54 点击:6143
    星火燎原的坚定信念
  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年的风雨历程,就想起了嘉兴南湖红船上跳动的灯光,想起了井冈山上万绿丛中的星星之火。90年沧桑巨变。面对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生机勃勃的新中国,又让人深深思索——那豆样大的点点灯光何以能驱走漫漫长夜,照亮全中国?那如星星般的细小火焰何以能形成燎原之势,使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如凤凰涅槃般获得新生?
  当年,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刚刚把红旗插上井冈山,点燃革命的火种,就有人对这支弱小革命武
日期:06/26/2011 09:47:00 点击:2290
    谈群众
  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同志在得知自己的警卫员要回乡探亲时,就谆谆告诫他:不要认为在我这里工作就了不起了,要注意听听老乡们对咱们政府的意见和反映,别在群众面前装“老子”!话语虽平常,含义却深长,在60多年后的今天听来,仍令人警醒,发人深思。
  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在90年风雨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同这一点,因此,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把全心全意为人
日期:06/16/2011 07:46:06 点击:2924
    通过机制创新实现源头治理
  创新是加强社会管理的方法和途径,只有通过创新,社会管理才能得到加强,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万年县建立覆盖全县的“百姓档案”,就是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的创新之举。
  创新社会管理,树立服务意识是前提。把服务群众作为社会管理的首要任务,正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管理是服务的手段,服务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万年县在建立“百姓档案”的基础上,推出了“三办”服务方式,即“立即办、领着办
日期:06/15/2011 13:17:25 点击:2279
   
  诚信稀缺缘由多
  当下社会,诚信为何如此稀缺?
    一是市场经济本身弱点与消极面的泛化。市场经济诱发人的趋利性,容易滋生出“一切向钱看”的观念。经济运行规则也可能泛化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一切都讲等价交换,一切人际关系、社会关系都被看作金钱利益关系,容易诱使一些人不择手段地获取物质财富。
  二是社会过渡和转型期的价值标准的冲突。在社会转型中,人们同时面临着
日期:06/14/2011 10:08:09 点击:5182
    警惕政府“无形资产”流失
  每一起突发事件,处理不好会成为损伤政府公信的消极因素,应对得当则可能是增加政府公信的契机。真诚回应社会关切,积极提振政府公信,自觉维护“无形资产”,是每个党政干部的政治责任。
相对于经济发展成就、社会财富积累等“有形资产”,公信力属于“无形资产”。如同有形资产的建树需要集腋成裘,无形资产的聚集也靠点滴积攒。不同的是,政府“无形资产”的流失,却要容易得多、迅速得多。在近年来诸
日期:06/13/2011 04:52:45 点击:2301
食品安全问题:
    生产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
    生产者也必须看到,食品安全归根结底是生产出来的,生产者才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质量就是生命”,这句常被企业挂在嘴边的话,却往往让消费者痛彻心扉。在过去的这个端午节,因为吃了从超市购买的霉变粽子,南京骆先生的妻子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导致腹中的胎儿流产。
日期:06/09/2011 09:09:32 点击:2458
    谈吃苦
“党在任何时候都要同群众同甘共苦;党员必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是《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明确要求。
  “享受让给人家,担子拣重的挑,吃苦在别人前头,享受在别人后头。这样的同志就是好同志。”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这样教导广大党员。
  吃苦,是共产党人的一种传统。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强调乐于奉献、甘愿吃苦。纵观我党历史,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中国成立,从改革开放到新世纪新阶段
日期:06/08/2011 09:16:28 点击:2143
    服务人民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干部的政绩在于人民的利益,干部的前途在于人民的幸福。这样的认识启示我们,服务人民,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我们党一切事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人民满意。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我们要把群众工作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真正做到社会管理工作让人民得益、让人民满意、让人民高兴。
  时代不同,群众
日期:06/07/2011 10:44:58 点击:2297
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题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预计“十二五”时期,高校毕业生数量仍将持续增长,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日期:06/03/2011 12:48:26 点击:7079
    谈认真
  说“认真”,名人名言无数,搜肠刮肚,竟找不到更好的词。还是那句话最经典: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谁说的?毛泽东。
  认真的中国共产党,坚持革命、坚持建设、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沧海变桑田,旧貌换新颜。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表现,给“认真”做了生动的注脚。
  认真,是一种承诺。每一个共产党员,入党时都作过庄严的宣誓。为人民服务,为群众谋利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勤
日期:06/01/2011 08:25:50 点击:2969
    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并强调“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以“新市区、新市镇、新社区”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统筹规划,引导城乡有序发展。规划是发展的蓝图、行动的遵循。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规划,提高城乡资源的配置效率。要注重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统筹城乡居民点布局,形成
日期:05/31/2011 09:30:56 点击:2333
    谈学习
  眼下,一个学习的热潮正在华夏大地蓬勃兴起——近8000万共产党员投身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大课堂”,接受这一触及灵魂的“心灵洗礼”。
  学习这个历久弥新的“法宝”,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受关注。
  人这辈子,谁都离不开学习。学习是生存的需要,就像灶台上的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学习也是发展的需要,就像漫长旅途中的加油站,是一种能量的补充。当今社会日新月异,一个人不坚持学习就会落伍,就会被远远抛离在时代车轮
日期:05/27/2011 07:19:56 点击:2461
    把握创新社会管理的着力点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社会管理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也面临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特别是
日期:05/26/2011 07:11:29 点击:3061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社会建设与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密切相关。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深刻领会和认真贯彻这一重要精神,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是政党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社
日期:05/25/2011 07:08:26 点击:5371
      社会管理当求“上工治未病”
  据报道,四川遂宁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尽管有25项重大决策被否决,但却预防和消除各类隐患数百起,从源头上化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和谐。这一做法,与中医里讲的“上工治未病”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由此想到一句古语: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现在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其实就是通过解决社会问题和矛盾,使社会肌体更加健康,社会运行更为顺畅,与医学上的治疗保健,对象不同,而事理
日期:05/23/2011 08:41:18 点击:2592
    依法治国与依法治“权”
  经过25年全民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干部自觉学法用法的意识大大增强,并已成为一种新的执政风尚。但不可否认的是,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旧习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导干部的头脑中仍有残余。
  从“谁耽误嘉禾发展一阵子,就让他难受一辈子”的雷人口号,到信奉“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的强制、暴力拆迁事件;从用“红头文件”否决生效的司法裁定,到“什么法不法,老子就是法”的强硬态度,一些干部的表现,与依法治国的理念大相径庭。
日期:05/20/2011 09:13:13 点击:2496
      创新社会管理 服务流动人口
  人口流动是与城镇化进程伴生的人口现象,对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流动人口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在我国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中,育龄群众占大多数,少数地方因流动而超生、因超生而流动的现象还比较突出。这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前不久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
日期:05/19/2011 07:08:09 点击:2767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