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重庆市委宣传部发出《关于广泛开展经典阅读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全市党员领导干部把阅读“经典”作为一种人生追求、一种职业责任、一种生活时尚,率先垂范,精读细读,学思结合,学以致用,努力
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全市的“经典”阅读活动率先垂范。(2月26日《重庆晨报》)
由于新闻语焉不详,我们无从详知重庆市要求领导干部率先阅读的“经典”具体包括哪些内容,但以常理推之,“经典”不外乎政治理论经典,文学经典,国学经典,历史经典等。领导干部如果能够认真阅读这些“经典”,能够掌握这些“经典”的精髓,肯定会对提高自身修养、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大有裨益。但笔者以为,就目前的形势而言,领导干部读“经典”固然重要,但最迫切的当务之急是先读“法典”,给法制意识充电补课。
“法典”和“经典”分类不同,对一个人的作用也有区别。“法典”是对一个人的最基本要求,有助于人们遵守各种行为底线,而“经典”的作用则是提升,可以帮助人们在达到基本要求之上的进一步升华。形象地说,一个是走,一个是跑,没学会走就要跑,肯定要摔跟头。
客观地说,现在有些领导干部还“走不稳”,个别严重者,甚至还不会“走”。有很多已被媒体曝光的领导干部不懂法、不敬法、不守法的案例就是明证。比如,有的领导干部为了追求GDP,为了追求个人政绩,就目中无法,无视专家建议,置环境保护法或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于不顾,拍脑袋决策,盲目上项目;有的领导干部人治思想严重,动辄干扰司法部门独立办案;还有不少知法犯法的领导干部贪污受贿、失职渎职、徇私枉法……
当前我们正在大力建设法治国家,对干部的最基本要求就是知法、守法,所以,每一名领导干部首先要做的就是带头学习“法典”,带头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服务,只有学好了“法典”,学“经典”才会拥有基础,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