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广东5副厅要职18党外干部PK

[阅读: 次] 南方日报记者 陈枫 通讯员 岳组  [字体: ]

本报讯 (南方日报记者 陈枫 通讯员 岳组)这两天,广东公选百名年轻厅处级干部名单引起社会各界热议。其中有8名党外干部,而37岁的安徽省蚌埠市副区长王玲拟任职佛山市副市长,其无党派、女性的身份尤为瞩目。

这只是广东创新党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特点明显,其中三大创新之举开全国先河,被学者认为是在民主政治建设领域的有益探索,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

创举1

公推公选首次为党外干部设“专门通道”

省政协副主席、民革广东省主委周天鸿发现,以往公推公选,党外干部就是“看热闹”,这次前所未有地可以“登台唱戏”,还“计划单列、指标定向”,开辟了“专门通道”。具体做法是:省8个民主党派分别在全省范围推荐本党派干部2名,无党派干部由省委统战部协助推荐2名,共18名人选,独立成为一个组,按照规定程序竞争择优产生5名人选,然后根据个人德才条件安排担任省直机关和高等院校的副职。

最终,这5人将分别在发改委、建设厅、农业厅和高校担任要职。省委统战部一名熟悉组织人事的干部感叹,一个地市局长提拔为省发改委这“要害部门”的副主任,一个市的处长提拔为建设厅副厅长,这样的任职安排,按照中共党内干部任用惯例是少有的。

创举2

民主协商任职名单提前征询党外人士

11月5日下午,受省委委托,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胡泽君主持召开民主协商会,就公选100名人选选得怎样、如何安排,专门听取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主要负责人和无党派及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的意见。

“民主协商会是一个形式,传达出来的信号更值得关注!”省委党校副校长陈鸿宇点评说,今年初已有16名市厅级正职调整配备前专门听取党外人士意见,这次民主协商会在全国的省区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方面尚属首次,是对民主协商制度内容的有益延伸和深化。

创举3

大评委制党外人士有效行使选择监督权

今年公选的一大亮点就是改革过去“少数评委选人、容易拉票打招呼”的弊端,创新推行“万人选百官”的“大评委制”。

“总共1万个评委,民主党派和无党派占了1000余个,这个‘打分权’是很实在的。”知名党外人士、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副院长林伦伦认为,这把党外人士的“选择权”真正落到实处,探索创新了参政议政的方式和渠道。

幕后

一句“我们珠海”选手痛失成绩

违反了不得“自报家门”的规定

在监督权方面,这次公选聘请党外干部担任巡考员、监督员,对于监督员反映的问题。在最受关注的珠三角5市副市长组角逐中,一名考生专题发言时脱口而出“我们珠海……”,透露了自己所在城市,违反了不得“自报家门”的规定,有评委对此提出这一点,经重放录像和多名监督员确认,考生被取消该环节成绩。



2008-11-12
录入:admin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广州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办公室面向全国公开选调公务员公告
下一篇:青岛公选干部近期差额考察 人选名单正式公布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