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面向省内外公开选拔100名优秀年轻干部,自10月8日公示考察对象后,经组织考察、征求意见、民主协商和省、市委常委会讨论,100个职位的任职人选已尘埃落定,今天正式公布。这是省委解放思想结出的硕果,也为广东的科学发展、长远发展增添了新生力量。
8人递补进入大名单
广东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100名考察对象公开征求意见后,省、市委组织部组成28个考察组,从10月9日起分头组织考察。考察工作严格按提前在考察对象单位张贴考察公示、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审核档案、听取纪检监察部门意见、个人述职述廉、与考察对象面谈、实地核查有关情况8个步骤进行。对任现职未满2年的30名考察对象,还到其前一工作单位进行延伸考察。
公示期间,有35人次来信来电或发电子邮件反映21名考察对象的情况和问题,对此考察组逐一进行了解核实。经考察,10月8日公示的100名考察对象中,共有8人或存在有意隐瞒个人实情、或存在生活作风问题等原因不适合提拔使用,或自动放弃任职。为此,按照联合公选公告规定,依照综合成绩由高至低,相应递补考察了8人。
年纪最小者只有27岁
这次省市联合公选的100个职位共分为23个组,自8月1日发布公告以来,进展比较顺利。在公开报名、资格审核、笔试、面试、测试的基础上,经9月27日省委常委会研究,按各组考生的综合成绩由高至低确定了100名考察对象,并于10月8日统一在省、市主要媒体上公示7天,公开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100名人选,已经省、市组织部门严格按8个步骤进行考察和递补考察,综合评价均为优良。
最后产生的100个职位人选,综合素质比较好,积极进取,爱岗敬业,都是所在单位的工作骨干,业务能力比较强,群众认可度较高。除了年纪轻、学历高、外语好之外,大都有较宽阔的视野和较强的事业心,有一定工作经历,接受新事物、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比较强,可塑性比较大。100人中,硕士博士占87%,平均年龄35.1岁,最大41岁、最小27岁,女干部27人、党外干部8人、少数民族干部4人。这些人选来自省外和中直单位的占了40%,而且不少安排在省管的重要职位上,彰显了广东选拔优秀人才的决心、诚意和包容。
据了解,从今天开始,100名人选将参加“双百”领导干部人才计划第二期培训班,集中3天进行岗前培训,然后按规定程序办理任职手续,分赴新岗位履职。
至此,这次广东省省市联合公选100名优秀年轻干部,自8月1日发布公告以来,前后历经3个多月,在省委和有关市委的领导下,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进展顺利、反响良好,取得了圆满成功。
召开民主协商会
征求拟任人选意见
日前,广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胡泽君主持召开民主协商会,征求对省市联合公选100名年轻干部拟任职人选的意见。参加会议的有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主要负责人和无党派及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
胡泽君首先通报了这次广东省市联合公选100名年轻干部工作的有关情况,就拟任人选及产生过程作了说明。
与会同志经过认真协商,充分发表意见,认为这次省市联合公选是广东省解放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整个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做法新、影响大,在省内外反响好。选出来的100名人选综合素质好、年轻、懂外语,有专业知识、有领导工作经历、有发展潜力,一致赞同列为拟任人选。
有关方面指出,广东省委在讨论决定100名拟任人选的职务安排前,主动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主要负责人和无党派及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通报有关工作情况,进行民主协商,听取意见建议,这在省区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方面尚属首次,是对民主协商制度内容的有益延伸和深化,既有利于扩大民主,了解拟任人选的社会公认度,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又利于进一步发挥党外人士的参政议政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入选者说:
“开放”气象公正、公开
28岁的丁凯获任职中山市发改局副局长,之前他是浙江省发改委社会发展处的主任科员。丁凯说:“这次公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开放’的气象,面向全国,唯才是举,不在资格上设置过多的条条框框,让我这样今年刚刚提为主任科员的一般干部也有尝试的机会。公选的一系列创新制度设计,有效杜绝了不良现象,我作为一个在广东举目无亲的外省人,能够最后入围,是这次选拔公正、公开的最好体现。”
来自河南的吴锋原来任河南省财政厅金融贸易处副处长,这次公示的名单中他拟任广东省经贸委副主任、党组成员。吴锋具有博士学位,先后在财政部、河南省民政厅、河南省财政厅工作过,还担任过挂职副县长,工作经历丰富。他表示,公选考试的内容贴近实际工作,侧重考查综合能力,十分科学,自己上任后将首先深入市、县和企业了解实际情况,多听基层的声音。(记者张丹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