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宜昌市委公开选拔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就公开选拔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阅读: 次] 三峡日报  本报记者 梅云雄 [字体: ]
  日前,经市委批准,宜昌市公开选拔副县级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宜昌市公开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副县级领导职务的公告》,报名工作已经于9月23日开始。社会各界对公开选拔活动十分关注,不少读者来信或来电询问有关问题。记者为此专访了市委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
  
  问:市委为什么要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一批副县级领导干部充实市直部门领导班子,其重要意义何在?
  
  答:这次公开选拔副县级领导干部,是市委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九次党代会以及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而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为政之要,重在得人。宜昌要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实现走在中西部地区同等城市发展前列目标,必须有一支勇于开拓创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作支撑。运用公开选拔方式选任领导干部,可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较好地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保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开展这次公开选拔工作,可以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改善市直部门领导班子结构、增强班子活力。同时,也借此发现和储备一批优秀年轻干部。
  
  问:这次公开选拔副县级领导干部的总体安排和方法步骤有哪些?
  
  答:这次公开选拔副县级领导干部的职位、职数、报考条件和相关要求,市委的有关文件和新闻媒体发布的有关公告已经说得很明确了。公开选拔的职位有6个面向全省,10个面向全市。整个公开选拔工作,从9月下旬开始,到10月底基本结束。具体工作按组织报名、资格审查、民主测评、笔试、面试、实地调研、组织考察、常委会票决等程序进行。公开选拔的16名副县级领导干部,均实行一年试用期。试用期满经考察称职的,正式任职,任职时间从试用期开始计算;经考察不称职的,原则上回原单位,或另行安排,不保留试用期间的待遇。
  
  问:这次公开选拔副县级领导干部,与以往比有哪些新的特点?
  
  答:这次公开选拔工作,我们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学习借鉴了外地一些成功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报考资格更为严格,文化程度要求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本科以上;二是在考试内容上突出实际工作能力;三是具体环节上增加民主测评、实地调研和常委与票决对象集体面谈;四是在面试环节增加了评委和群众代表的数量,加重了群众代表的评分比重,并实行评委当场亮分;五是在调研环节对调研报告采取分析比较、集体讨论评分的办法。我们力争通过这些改革措施,进一步提高公开选拔的公信度,让群众比较满意、干部比较服气。
  
  问:此次报考在年龄、学历、任职年限上有没有特殊规定?
  
  答:根据市委《关于公开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副县级领导职务的通知》(宜发[2008]8号文件)精神,此次报考,在年龄上,要求在35岁以下(197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在学历上,要求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在任职年限上,要求现任正科级领导职务且任职满1年以上(即2007年9月30日前任职),或者现任正科级非领导职务且任职满2年以上(即2006年9月30日前任职),或者现任副科级领导职务且任职满3年以上(即2005年9月30日前任职),或者现任副科级非领导职务且任职满4年以上(即2004年9月30日前任职)。在国有企业工作的报考人员应具备与机关事业单位报考人员相当的任职年限。
  
  我们在此特别提醒,报名工作已经于9月23日开始,至10月9日结束(国庆节长假除外),请符合条件的人员抓紧时间报名。                 


2008-09-30
录入:admin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济南公开选拔部分副局级年轻干部 笔试昨日进行
下一篇:青岛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今天进行笔试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