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百名干部上万人当评委
广东“大 评委制”有效避免打招呼拉选票
评委头一天晚上接到通知,第二天才知道在哪个组。专家评价,公选采用"大评委现职制",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有利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同时也能防止和克服"少数评委选人"等现象。
本报讯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公选100名干部,评委就有上万人,即使想“拉选票”,恐怕也无处下手。21日,广东省市联合公选100名年轻干部进入面试。600名从笔试中脱颖而出的青年才俊参加了专题发言、结构化面试、人机对话和外语口试。据悉,这次公选面试、测试动用规模浩大的1万名评委,珠三角5名副市长面试还首创分会场视频直播“远程评分”。
考生答题“隐姓埋名”
广东在全国范围内公开选拔100名年轻干部,包括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的5名副市长。这一消息从发布之日起引起持续关注,吸引了海内外6277名考生报名参考。21日,笔试后选出的600名考生分为23个组,同时在9个不同的考点接受面试。
按照考场纪律,考生在答题过程中不得说出自己的姓名、工作单位等可识别本人身份的信息,否则按“作弊”取消其成绩。这样每一个考生在面试时都需要“隐姓埋名”。当日,基本无人“犯规”,但多数考生坦言“很不习惯”,因为平时开会发言、演讲,都是要“自报家门”或者由主持人先介绍身份。
万名评委当天分组
面试、测试7个环节,有10000多名评委参与进来,这个数字让现场采访的记者都吃了一惊。
据介绍,这一做法采用的是“大评委现职制”,每个环节、每个步骤的评委都由三部分人员组成:省、市“两代表一委员”,职位所在市(单位)的干部群众,省、市相关单位的中层以上干部。
“我昨天晚上才接到通知,今天才知道在哪个组。”评委们都很享受这种“突然袭击”。他们认为,电脑随机抽签确定评委,提前一天通知确认,确实可以有效避免“打招呼”、“拉选票”等一些麻烦事。
对此,有专家也评价,公选采用“大评委现职制”,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有利于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同时也能防止和克服“少数评委选人”等现象。
视频会议远程打分
万名评委都到现场?其实,并不是每一个评委都需要到考试现场,可以通过视频会议远程打分。珠三角5个地级市副市长职位的专题发言,就采取了这一形式,380多名评委分别在6个考场同时对30名考生进行评价,其中也包括这五个市的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