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积极探索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干部选任机制,开展党政领导职位公开推荐提名,自去年7月上旬开始,拿出7个副县级领导职位人选进行公开推荐提名。目前,这7名干部已经市委差额票决决定任用。
此次遵义市公开推荐提名县级领导干部,综合了竞争上岗、公开选拔、公推直选等的优点,通过公开推荐、综合测试、竞职演讲等方式,使提名方式更加民主,竞争过程更加公平公正,体现了正确的用人导向,营造了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遵义市公开推荐干部的公告发布之初,就成为群众街头巷尾热议焦点。由于符合条件者皆可公平竞争,干部群众表现出积极参与的强烈愿望。全市171名干部通过组织推荐、个人举荐、干部自荐的方式报名参加竞争,每个职位竞争比例平均24.4:1,最高的达到52:1。自荐干部之一史廷昌突破身份和职级的限制,成功当选为市民宗局副局长。他说:“我有三个特殊,一是党外干部,二是平级参选,三是自荐。非常感谢市委组织部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的这项创新,使我突破了学历和非党干部身份的限制,获得了这个机会。”当选的7名领导干部中有5人是从乡镇一级直接选拔到市直机关任领导干部,其中两人还来自遵义市比较偏远的乡镇。刘晓峰从赤水市一个偏远的乡镇提拔任遵义市文联秘书长。他说:“这样的公开推荐,使选人用人的视野更宽,激励我们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更高。”
遵义市党政领导干部职位公开推荐提名的过程由始自终透明公开,干部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推荐提名的各阶段由市委组织部及时在媒体上发布公告,参与选拔的人员、普通群众、关注这一问题的专家、上级部门都能够及时了解进展情况,对谁符合条件、谁进入下一轮、排名如何等可以随时进行监督。
通过资格审查的106名干部都参加了综合知识测试。测试试题内容涉及面广、题型灵活,既有基础知识,又贴近工作实际。在竞职演讲阶段,推荐职位所在单位的一般干部群众和领导干部一起作为评委对竞职者评判,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投出推荐票,推荐情况当场公布当地新闻媒体公开报道。当选市审计局总审计师的张辉说:“竞职演讲可以说是这次公开推荐工作的一大亮点,由推荐职位所在单位的干部群众评判他们需要什么样的领导很公平。虽然我本人并不是推荐职位所在单位的干部,但是我仍然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最高票。”
推荐提名阶段按照“谁提名谁负责”的原则,“首提责任人”对推荐提名行为承担相应责任。全委会推荐提名阶段,每位委员只有一票,差额票决,票高者推荐成功。有效地限制了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用人建议权,使提名推荐过程能够在广大党员群众的监督之下。
遵义市干部群众普遍反映,党政领导干部职位公开推荐提名,贯彻落实了党管干部和群众公认原则,树立了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尤其体现了群众公认的要求,实现了选人与谋事的有机统一,引导干部努力的方向,有效的激励了干部干事创业。这样的形式给基层干部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让广大干部看到老老实实工作、认真提高自己综合素质也能有晋升的机会。
获提拔的共青团遵义市委副书记谢虎说:“竞职演讲时我们许下的承诺能不能做到,党员干部都盯着看,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责任更重了,工作起来也更有目标,更要认真负责。”对于没有胜出和没有参选的干部,公开推荐是大家期待的平台。遵义市广电局一位干部说:“公开推荐结束以后,系统内很多同志都在问,下一次什么时候再组织这样的推荐选拔?要认真学习,积极工作,创造出更多的群众看得见的业绩,说不定下次就有机会。”(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