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下擂台,面向“江湖”广发“英雄帖”,诚邀众“英雄才俊”过招亮剑。今年,延边的春天充满生机,70位拔得头筹的“英雄才俊”将驰骋于我州经济发展的大“武林”。 2008年州管副县级、县(市)管副科级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已正式启动,70个领导职位虚位以待。一改以往的“伯乐相马”,今年我州重磅出击,转为“赛场选马”。如何选出德才兼备之“宝马良驹”?我州的决策者们审时度势,推陈出新,为这次公选“量身定做”了十项新“赛规”。
志愿报两次 成绩定职位
以往的公开选拔考试,考生们在报名时就选报了自己中意的职位,如果报同一职位的其他考生越来越多,而且实力还难以估量,那么你的入围几率就越来越小。待你在笔试中用毕生所学争分夺秒挥毫泼墨之后,还要以每个职位为单元排列名次,如果分数在前三名之外,就算你的分数高于报考其他职位的“状元”分数,仍然不能逃脱被淘汰的命运,这就致使一部分高分考生“牺牲”在赛场第一关。如何能避免同岗优秀人才的流失,让高分考生尽可能多地进入组织选拔视野?无疑,我们在笔试的环节需要创新!本次公开选拔中首次运用的“选类笔试”和 “择职面试” 的报名新制度解决了这个问题。
何为“选类笔试” 、“择职面试”?我州将本次公选的70个职位划分为两大类:党群类和行政类。考生在报名时,只需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其中1类,在所选类别中预报1个职位,就可以参加笔试,而预报的这个职位仅供组织参考。在紧张的笔试过后,州、县(市)公选办将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按照同一要求,组织进入及格线的考生按成绩高低,依次在自己报名时选定的类别中,正式选报职位志愿。这样一来,每位考生都能按照自己的成绩,再估计“对手”的能力,“算”出自己的分量,摆正自己的位置,有的放矢地填报自己胜算较大的职位。对于考生来说,这是“知己知彼”的最佳战术,对于全州来说,这是选拔人才的最佳渠道。
以往的业绩 考试要加分
虽然有些人在笔试“这场仗”上打得精彩,打得漂亮,而他们未必还有过硬的“武器”。本次公选首次实行的“激励加分”制对以往在工作中作出过突出表现的考生来说,简直就是天赐的“筹码”。我州面向社会广发“英雄帖”,引来数百才俊“大比武”,自然都是劲敌,“武功”不相上下,有时1分的差距也能“谬以千里”,将稍逊一筹的考生打得“落花流水”。因此,那些在近5年内获得过标兵、模范、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的考生们,就要暗自窃喜了,因为在你们的笔试成绩上,要按国家级、省部级、地厅级三个层次的荣誉,会分别加上4分、3分、2分。如果你是后备干部,报考了所备级别职位,你会发现你的笔试成绩会多了3分。当然,加分是有条件的,只给及格线以上的考生加分,并且多项荣誉不累计加分,只加最高分。这会让考生觉得以往的励精图治没有白费,今后的工作当加倍努力。从宏观上看,这也体现了我州注重实际业绩的正确选人用人思路。
笔试兼视听 面试有演讲
显然,从本次公选的招募条件来看,能进入我州选人用人视野的必然是全能型的多面手,在笔试和面试中首次实行的“视听测试”和“模拟演讲”两项制度更证明了这一点。
想必许多人从大学毕业后,在各种考核中还没有遇到过这两种题型和考法吧,那么,就请通过资格审查进入笔试的考生们多注意了。在5月24日的笔试“赛场”上,有一道特别的考题,监考老师会在现场播放一段视听资料,然后考生根据所见所闻,高度概括、提炼其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及如何再传达出去。这道题考的就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理解、思考、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如果顺利通过笔试,有幸进入面试,虽然竞争对手少了很多,但这场比拼将更艰难。面试分占总成绩的65%,不容丝毫懈怠,而我州的决策者们也作了特殊安排,将大学课堂上的“模拟演讲”搬到了面试现场。考官们会设置一些场景,把你设定为场景中的某一个角色,并限定时间,让你即兴演讲。的确,有才华的人就要亮出你的剑,“茶壶里煮饺子”可不行,现在需要善于随机应变、颇具组织谋划能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人才。
成绩差2分 探花可入围
如果你能“一路拼杀”到组织考察这一关,那与成功就近在咫尺了。报考同一职位的考察人选只有2个名额,然而这一关却有一个“玄机”。进入面试的考生一般应在5人以内,在与面试考官打完交道以后,把面试成绩的65%加上之前笔试成绩的35%,就可以算出你的综合成绩了。按综合成绩排名的前两位自然顺利地进入组织考察阶段,其他人就自然地落选了。但是,探花还有转机,如果分数就比榜眼差了2分或小于2分,那你还可能“中奖”。根据今年首次实行的“近分入围”制,第3名考生与第2名考生的综合成绩如相差在2分(含2分)以内,也可以进入组织考察阶段,同样逮住了“晋级”的机会。这项制度的制定就是要不错过任何一个优秀人才,给他一个发挥才华的机会,同时也达到优中选优的考察目的。
考场有监审 透明看公证
当然,我们付出全力,却未必梦想成真,面对失败,也许你会怀疑公选的透明度和公正性,这好办,监审员是你的坚强靠山。
进入面试考场,你会发现考官里多了一组人马——监审组,监审员都是资深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同时用人单位也派出代表“坐镇”旁听席。这就是“面试监审”制。考生在“慷慨陈词”之后,忐忑地步出考场,现场的工作人员会同时向监审组和旁听席亮出各位考官所打的分数。如果旁听代表对某位考官的打分有疑义,可立即向监审员“诉求解释申请”,由监审员向该考官询问打分过高或过低的原因所在,而考官则必须对此作出合理解释。请来“专人”对面试考官现场监督,无形当中,增强了考官打分的自我约束力和客观准确性,如此透明和民主的考风,充分体现了公选究竟“公”在哪里。
“司法公证”在各种知识竞赛中见得多,而在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中却极少“亮相”。本次公开选拔的整个过程步步相连、环环相扣,每一环都关系着众多热血青年的远大前程,“透明度”虽然强调了再强调,还是要请来公证员,对每个重要的环节进行现场监督、现场公证,为公选工作再加一只“法眼”,对社会大众作个交代,对组织部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原则也作个证明。
抽调具备考察工作能力的专家协助组织部门考察考生的“专家协考”制,统一培训州、县市两级新选任干部的“联运培训”制,在本次公选中将一并推出。十项新“赛规”已经确定下来了,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这些新“赛规”能否把最优秀的人选拔到最合适的岗位?我们拭目以待。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武林高手”们正蓄积能量,苦练功夫,待“大比武”时“过五关,斩六将”,为自己赢来一个“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