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逗硬”的考试让参选者很是紧张 |
中新重庆网4月24日电 据时代信报报道 事件:2008年3月,重庆巫山县公开选拔乡镇副处级领导干部的举措,在官场引起一场不小的地震。位于震中的,是那些年富力强,但因为年龄原因上升空间不大、已作好“退休”打算的干部们。
镜头:联想到公选机会的来之不易,这位肤色黝黑的汉子情不自禁地哽咽起来,在讲台上当众流下了两行热泪。
说法:“投他的票,不是因为可怜他,而是基于对他能力与素质的认可。”
信报记者杨毅实习生徐勇/文图
4月18日下午,巫山县骡坪镇会议室。
听着窗外雨滴敲打阳台的声响,镇长王光明的表情有点复杂。
就在数十分钟之前,他以骡坪镇“候选镇长”的身份,走上这间会议室的讲台,接受出席会议的51名镇人大代表的评判———最终获全票通过,正式成为骡坪镇镇长。
“人大代表票决”,是今年3月份以来,巫山广受瞩目的“公开选拔乡镇副处级领导干部”最后一个环节;王光明则是此次公选的最后胜出者之一。
意味深长的是表决前的一幕:联想到公选机会的来之不易,这位肤色黝黑、年富力强的汉子情不自禁地哽咽起来,在讲台上当众流下了热泪———就当他悲哀地认为按照“惯例”自己多半只能在一个虚职上熬到退休时,公选却让他看到了无比的希望。
“在大会上流眼泪,我是头一次看见。”鸳鸯村人民代表江德雄说。
王光明以全票当选为镇长。“这不是因为可怜他,而是基于对他的能力和素质的认可。”数名代表不约而同地说。
接连的意外:公选与全票
今年38岁的王光明,担任过老师、村公所宣传人员、乡党委副书记等职。在当选镇长之前,是巫山红椿土家族乡党委委员、宣传统战委员。此时,他已在正科级岗位上,“熬”了11年。
如果按照一贯的乡镇干部选拔路径,“被动地等待组织给予机会”,年近四十的他无疑已经没有什么“上升空间”了。
与王光明一样,在这次公选中“拼杀”成功的,还有彭晓蓉、黄登衡、唐述德和万正西4人。
这4人已分别出任曲尺乡、笃坪乡、竹贤乡和当阳乡的乡长。其中,唐述德、万正西和王光明的从政经历相似。
上述5人在公选的最后环节“人大代表表决”中,都获得了全票通过。这意味着代表中曾经是他们“公选竞争对手”的人也投了赞成票,“有点不可想象”。
“要在以前,即使无人投反对票,但弃权票还是会有的。”
笃坪乡纪委书记、在本次公选中落选的尹成平称,当初竞选笃坪乡乡长一职时,本乡就有4人报名:除他之外,还有3名副乡长。结果,原大昌镇纪委书记黄登衡“喧宾夺主”,在公选中胜出成为乡长候选人。
事实上,这不太符合中国官场的惯常逻辑。一般说来,笃坪乡乡长“应该”在尹成平和3名副乡长之间产生。
“但黄登衡不是凭关系上来的。他是凭本事考上的,所以大家服气!”尹成平说,所以他和其他3名副乡长(都是人大代表),在表决时全都投了黄登衡的赞成票。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骡坪镇、曲尺乡、竹贤乡和当阳乡。
彭晓蓉是本次报考者中唯一的女性,而其笔试、面试综合成绩排在首位。就在她上任后,还总是有人这样问她,“你就是那个考第一的女乡长?”
话里有敬佩,也有信任。
“猫腻”论的兴起与消失
其实,巫山此次公选乡镇长活动并非一帆风顺。
之前巫山从来没有搞过类似的事情,所以公选简章一发布,巫山县街头巷尾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怀疑,“这是政府在作秀”、“人选早就内定了”、“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一石激起千层浪。相关和不相关的人,都在密切关注着事态的进展。
在这种情况下,巫山县委书记管洪不得不在各种大会小会上,亲自动员符合条件的人选积极报名。
最后,全县一共有71人报名,其中70人通过资格审查———客观地说,这个人数不算多。
3月5日是笔试的时间。
“10多年来,我还没有经历过如此严格的考试。”王光明很是感慨。
他原先预测,试题应该是县里出,不会难。可等开考后,他才发现试题全部来自市里的专家题库,监考人员由市里的人组成,考场周围还实行了“戒严”。
更多的情况王光明是后来才知道的:考试前试卷由市委组织部、纪委和公安局三方派人联合护送到巫山县;考试结束,试卷即被密封、加盖公章,由专人经巫山九码头乘坐快艇急送重庆主城,交市里的专家打分。
严密、紧张的笔试,以及随后高规格、透明化的面试,让多数人消除了对公选的不信任情绪。
县委书记亲任主考官
3月10日晚8时30分,正在巫山广场跳舞的王光明,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是巫山县委组织部打来的,通知他次日上午前去面试。对方还提醒王光明,迟到10分钟视为自动弃权。
第二天,包括王光明在内,各乡镇笔试成绩排在前5名的共25名参选者,一道出现在面试现场。
上交手机,25人开始“被限制人身自由”,即便上厕所也有两名人员专司陪同。
面试过后,考生被带到另外的房间“软禁”,直到该组考生全部面试完毕,才得以自由活动。
而面试环节“考官团”的高规格,更让参选者感到吃惊:考官清一色由县委常委和人大、政协的领导担任,主考官则是巫山县委书记管洪。“工作10多年,第一次经历这种大场面,”不少考生们紧张得出了一身冷汗。
下午3时,25名考生全部面试完毕,成绩随之公布:王光明、唐述德、彭晓蓉、黄登衡和万正西5人,其综合成绩分列5乡镇众多参选者之首。
到那个时候,5人心里还是没底,不敢确定自己已经成为“胜利者”。
但没多久,在经历体检、组织考察、公示、常委会研究、再公示、常委会定夺等程序之后,这5人被确定为最终的乡(镇)长候选人。
尘埃落定,因为不相信此次选拔公正性而未报名参选的人开始后悔了。
悄然兴起的官场学风
公选圆满落幕,乡镇长也已履新,但公选给巫山官场带来的震动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曲尺乡乡长彭晓蓉感慨道,现在干部们明白了,靠混日子、“等组织照顾”的方法行不通,“还不如自己努力工作、努力学习,主动把握机会。”
作为镇长候选人,王光明到骡坪不足一月,就跑遍了全镇17个村;4月8日,全镇遭遇冰雹雨袭击,他与镇委书记袁宏勋一道,星夜指挥群众抗灾自救,让群众见识了公选官员的干练与亲民。
“公选就像一场地震,惊醒了昏昏欲睡的全县乡镇干部。”巫山县一位领导说,这是他们事前没有料到的。
尹成平称,原来乡镇干部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打牌、闲聊消磨时间的现象已不复存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要在以后的公选中获胜,只能靠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因而开始通过各种形式努力学习。”
“公选对全县乡镇干部触动很大。”巫山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王军也表示,即便只是为了让这股学习之风保持下去,巫山公选乡镇长的尝试,也不会到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