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他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公开选拔出来的大学校长,他率领他的“农”字军团将知本实力转化为资本实力,为湖南农业产业化进程作出了非凡贡献。
周清明,湖南农业大学校长,湖南省“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首席专家。这位性格执着、果敢,认准的事一定要做到的大学校长对“农”字始终抱有朴素而热烈的情感,“每年在农村的时间,加起来不会少于一个月。”在农村,他像过去一样,卷起裤脚就下田。
“知本”到“资本”的转化
在第七届湖南省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候选人中,周清明是唯一一位非商界、非企业界人士。
推荐者认为,以大学校长身份候选经济年度人物,周清明的魅力在于,将大学的“知本实力”成功地转化为了“资本实力”,为知识与资本寻找到了最佳契合点。
在周清明的直接关心下,湖南农大葡萄科技服务队与澧县的特色葡萄产业示范基地对接,选择党的十七大代表王先荣作为科技致富能人重点培养,传授种植新技术,产生了每亩纯收入过万元的经济效益,迅速带动了全县56个村700多户农户发展特色葡萄产业。澧县因此被誉为“南方的吐鲁番”,葡萄产业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一大品牌。
与澧县一样,全省已有109个涉及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的专业户、涉农企业、新农村示范村和农村专业技术合作组织,受惠于湖南农大的“双百”科技富民工程。
湖南农大还先后与长沙、株洲、娄底、怀化、益阳等地市签订科技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帮助当地组建农业生产基地、培养科技人才、进行成果转化。辣妹子、金浩茶油、唐人神集团等湖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都受益于湖南农大的技术支持。
做湖南农业产业化的智库
作为湖南唯一一所高等农业院校,周清明认为,为湖南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非农大莫属”。
他说,“在湖南农业发展过程中,湖南农大始终扮演着智囊团和人才库的角色。”
数字显示,近七年来,湖南农大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人才4.2万多名,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其中大部分学生毕业后直接从事“三农”行业工作。
周清明认为,作为农业大省,湖南农业产业化步子需要进一步加快,应以“工业化思路”改造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
推荐理由:他无疑是一名经营大学的高手,自2000年参加公开选拔成为农大掌门人以来,他把大学除土地外的固定资产原值由1.15亿增加到6.88亿,校办产业近三年的总收入达7.73亿。更为重要的是,他为湖南农业产业化培养了一大批实用型人才。他把一名学者和一名管理者的非凡才智演绎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