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只训弱兵不练良将。在重要岗位上担任重要职务的干部,本是最需要培训、“充电”的对象,但有的单位却怕影响工作,打“擦边球”,对单位顶梁扛柱之人,不愿、不敢放手让其走出去参加培训,而是让他人顶名参加,失去了培训应有之义。
二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单位虽然舍得拿出精干力量参加培训,但只要一有工作,就几道“金牌”急命召回。参加培训的干部处在工学矛盾夹缝之间,左右为难,难以安心学习。
三是雷声大雨点小。有的地方培训乍看热热闹闹,阵势不小,细察却是新瓶装老酒,缺乏新意。培训内容上下一般粗,一锅煮;培训方式搞单向灌输、填鸭式教育,结果是雨过地皮湿,花费人力、财力不少,却收效寥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