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友连推掉了秘书长的预约,继续和贾士贞的谈话。
贾士贞说:“首先,组织部的工作人员就能比其他部门的同志水平高、能力强?这么多年来组织部的工作人员大都是凭关系调进的,这实际上是一种近亲繁殖。所以,不能排除有些人文化水平低、能力差。同样,把考察干部的生杀大权交给这样的人,找什么人谈话,别人谈什么,他记什么,怎么记?权力全在他们手里那支笔。至于材料怎么写,领导根本不知道,而形成的考察材料却成了提拔一个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这其中的奥妙可想而知了。正因为我在省委组织部干了八年考察干部工作,体会太深了。所以我不仅要揭开考察干部的秘密,更主张彻底改革这种考察、选拔干部的办法。当然我知道,我这样做,要触及许多人的既得利益,特别是现有的组织部内部的一些人的利益,阻力之大,困难之多,可想而知。还有,正因为组织部门的权力过大,人们往往羡慕、嫉妒,却又渴望进入组织部。一个普通的工厂工人,因为某人的关系调进组织部了,几年后,当上了科长了,就必然提拔成县级领导。而和他同期的工人,成了下岗工人,就是机关里的那些表现突出的科级干部,又有几个能选拔到县处级的呢?这难道不是我们当今吏治上的弊端吗?干部人事制度不改革行吗?”
“士贞,”常友连说,“我没有在组织部门工作过,你说的这些我体会不深,也没有细心研究过,听你这么一说,确实如此。是啊!就是现在,我这个市委书记,算是有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但是一听说省委组织部来人了,不要说部长,副部长,就是来了个处长,尤其是市县干部处的处长,甚至一般干部,我都是十分重视的,有时还亲自陪他们吃饭,其他部门的厅长以下的干部,除非个别特殊情况,我是不当回事做的。经你这么一点破,还确实是这么回事。你要想选拔,考察是重要一关,谁敢忽视他们呀!”
“我们这次公选市委组织部的科长,就是要坚决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谁也别想搞特殊。第一道程序的文化考试,必须坚持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贾士贞有些激动地说,“这些天,找我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可是我只能说凭本领。就是在下一轮考察和公开答辩问题上,我们也尽量做到合理、公平。”
常友连说:“那么说说你下一步的想法吧!”
贾士贞说:“我建议,先搞试点,先在副县级干部中,也可以同时搞少数正县级干部的公选,方法就在我们公选市委组织部科长的基础上修改。先宣传发动,后报名,再资格审查,然后文化考试,确定一比三入围对象向社会公布,再进行考察,公开答辩。全过程接受群众监督,最后按照综合成绩,最高分数提交市委常委会无记名投票,最后向社会公示。”
常友连说:“那好吧!你们组织部搞一个详细方案,交常委会讨论。”
贾士贞出了常友连的办公室,就给鲁晓亮打了电话,鲁晓亮说他已经去了外地,现在正在紧张营救卫炳乾。贾士贞正犹豫时,组织部通知他回办公室有急事。他便匆匆赶回办公室,原来是省委组织部通知他下午去省里开会。
贾士贞让办公室通知驾驶员把车子准备一下,下午两点钟去省里,这时他才想到来西臾已经三个多月,还是第一次回省里,头脑里立即想到妻子玲玲和女儿,正在给玲玲打电话时,他随手翻着报纸,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和上次几乎是一样的动作,翻开《 臾山晚报 》,一眼瞥见最后一版上的一幅漫画。当他的目光停留在一幅漫画上时。只见漫画下面“无题”二字,漫画上一个老师手里捏着小纸片,纸片上有答案二字,正交到一个考试的学生手里,上面一只张开的大手正向拿纸片的老师伸过来。
贾士贞匆匆挂了电话,仔细看了看这幅漫画,依然没有作者,于是给报社打了电话。
此时的肖一鸣,早已听说市委组织部选拔干部考试时作弊一事,而且各种版本都有,其中还有人说贾部长故意找周效梁儿媳的麻烦,周效梁为此向市委书记常友连大发雷霆,命令贾士贞做检查云云。不管怎么说肖一鸣在心里对贾士贞有着许多敬仰和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