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海南三亚就公开选拔副处级领导干部问题答记者问

[阅读: 次] 三亚市公开选拔工作办公室  [字体: ]
  三亚市公开选拔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就2007年公开选拔副处级领导干部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三亚市公开选拔部分副处级领导干部的消息在《海南日报》、《三亚晨报》、三亚广播电视台、三亚党建网等新闻媒体公布后,社会各界十分关注。连日来,全省党政群机关、企事业单位、各市县的广大干部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咨询有关政策。为使广大干部进一步了解这次公开选拔工作的有关情况,近日,三亚市公开选拔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就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关心的一些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请您谈谈市委面向全省公开选拔副处级领导干部的意义。
  

  
  三亚市公开选拔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公选办):这次面向全省公开选拔副处级领导干部,主要是着眼于建设一支能够适应三亚市发展需要的年轻的专业型高素质干部队伍,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意义可以简单概括为三句话,一是深化三亚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二是优化三亚市领导班子结构的需要。三是拓宽了我们识人视野和选人渠道,广纳各方贤才,为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有利条件。
  
  
记者:与以往相比,这次公开选拔副处级领导干部有哪些特点?

  
  市公选办:这次公选工作是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本着于法周严、于事简便的原则,做了一些改进和探索,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拿出的职位多。这次公开选拔的副处级领导职位达12个,是三亚市历次公开选拔副处级领导干部职位较多的一次,既有市党政群机关的职位,也有事业单位的职位。二是专业性比较强,正因如此,为了在更大范围内选到优秀人才,我们才把公选范围扩大到全省。三是学历层次要求高,所有的岗位都要求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四是在坚持选人用人标准的前提下,对年轻干部、高学历人才适当放宽了报名条件。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报考者放宽到任正科级职务满2年或担任正副级科职务累计满4年(含副科级职务满4年)。具有研究生学历并获得、硕士以上学位的报考者放宽到任正科级职务满1年或担任正副科职务累计满4年(含副科级职务满4年)。这样要求,既坚持了选人用人的基本原则和条件,又适当放宽了任职年限限制,有利于优化三亚市领导班子结构。目前,市直部门领导班子年龄偏大、知识和专业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迫切需要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配备一批年纪轻、学历层次较高、专业性较强的干部,解决一些部门班子在结构上存在的突出问题。由于年龄和学历原因,一些同志这次考选失去了竞争机会,必须强调的是,公开选拔是选人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三亚市在干部任用上实行“两条腿”走路,对其他年龄段德才素质好、表现突出的干部,也会通过民主推荐和组织考察的任用程序提拔使用。
  
  
记者:为何这次公开选拔的大部分对象面向全省,而小部分对象只面向本市?

  
  市公选办:首先,三亚的城市定位和三亚的发展趋势对干部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运用市场经济竞争法则配置人才,把三亚市专业性较强的岗位,比如规划建设、园林环卫、外事、水务等部门,通过面向全省进行公开选拔,可以让更多的专业性人才参与到这场竞争中来,从而可以选择到更优秀的人才。其次,面向全省公开选拔,打破了狭隘的地域和系统限制,扩大了干部择优选拔的范围,使可供选择的干部余地更大。第三,面向全省公选,可以拓宽我们选人用人的视野,体现了三亚在用人上的胸怀。面向本市的只有“青、妇”两个岗位,主要是考虑三亚市这两个职位的人才资源比较充裕,在三亚市范围内选任比较熟悉市情的“青、妇”干部也是当前有的放矢做好三亚市“青、妇”工作的需要。
  
  
记者:公开选拔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如何来加强监督呢?

  
  市公选办:这次公开选拔工作市委非常重视,在今年年初市委就着手准备,市委常委会议充分酝酿、深入研究后通过了公选方案,并报省委组织部批准。为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市委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对考选的政策、程序、方法步骤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市公选办对公选中每一阶段、每一环节都逐一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流程和严格的工作制度,最大限度地杜绝任何人为因素的影响。为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我们在工作中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公开透明。我们对公开选拔各个阶段的工作情况和群众关心的问题,都要通过新闻媒体或其他形式,向社会和干部群众通报和说明;二是程序公正。在公开选拔笔试和面试等重点环节上,都制定了严密的工作方案,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凡是“面对面”的考评,评委、评委组别的确定、评委组所负责评价对象的确定均由现场抽签确定。考试期间,将上收所有评委与考生及工作人员的手机,对考场实行全封闭。从各个方面来保证各环节对所有报考者都是公平、公正和机会均等的。三是严格监督。对公开选拔工作实行全过程督察。公开选拔中每一环节的工作方案、每一个名单的提出等都由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决定。市公选办设立督察组,对于各项工作的运行和进展情况都有纪检监察部门人员和新闻媒体进行监督。我们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认真组织报名审核工作,周密细致地组织好笔试、面试和考察等各项工作,以确保“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落到实处。
  
  
记者:对于选拔对象如何进行考察?

  
  市公选办:有些人担心公开选拔仅突显出报考者的理论功底,难以完全测试出报考者的实际表现和工作能力,为此,我们十分注重考察这一环节。考察工作由市委组织部组织实施。考察将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要求进行,考察组到入围者所在单位对其进行全面考察,对是否适合和胜任选拔职位作出评价。考察坚持德才兼备原则,重点考察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应试对象的政治素质、人品道德;二是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三是群众基础。注意了解考察人选的生活圈、社交圈情况。
  
  
记者:现在有一些符合条件的干部对报名参与公开选拔有顾虑,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市公选办:据我们了解,这些思想顾虑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怕考不上影响将来的提拔使用,特别是有些单位业务骨干认为参加公选不如等待组织提拔;二是怕领导和群众认为自己报名是想争官要官;三是怕考不好丢面子;四是担心内定。应该说,符合条件的干部参加公开选拔是响应市委号召,积极投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践的实际行动,应该理直气壮地参与。公开选拔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基本原则,根本不存在有内定人选的问题。竞争落选是正常现象,毕竟一个岗位只能录取一名。我们将此次公开选拔工作与今后后备干部选拔、使用工作结合起来,也就是“使用一批、后备一批、储备一批”。相信各单位和社会也一定会按照市委的要求,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同志踊跃报考,决不会对主动参与的同志有看法。希望符合条件的同志积极响应市委的号召,打消顾虑,大胆参与。


2007-09-23
录入:admin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萧山党湾公开招考“村官”
下一篇:四川省公选县处级165人脱颖而出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