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节
回到乡里,刘志远召开了乡党委扩大会议,郑一凡以及各职能部门的一把手都列席了会议。
会议主要内容是汇报总结这一阶段招商引资以及项目洽谈的情况,最后刘志远特别表扬了郑一凡勇于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最后说道:“如果咱们全乡干部都象小郑这样努力工作,何愁乡里的经济工作搞不好?成绩上不去?你们都应该多用心去想想,怎么才能更好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整天总想着升官发财,巴结领导,要干点实事,将来成绩出来了,我们当领导的能视而不见?不想当官都不行!绝对会极力推荐你的......”
散了会,小赵冷嘲热讽的非让郑一凡请客,安秘书也不时瞥一眼。郑一凡可不想招惹他们,心里嘀咕这一阵可要低调做人,否则让人说闲话,没准吴全有他们也很快把自己列为攻击目标,要是那样工作起来可就被动了,不行就去找他们联络一下,搞一些平衡,这样就能不着是非了。
直到这时郑一凡才头一次感到左右为难是啥滋味。没想到没等郑一凡去找吴全有,吴全有却主动找他来了。
乡长办公室,吴全有仍是先绕圈子,始终不说找他来的目的。但郑一凡早已摸透对方这一套路,马上从字里行间找出对方的中心点——吴全有也想上一个有特色的项目,而且要跟他的乡长身份相当,也就是可以充分体现他本职工作的项目。
郑一凡心里有了底儿,正想说话。吴全有却不给他开口的机会,仍是自顾自的说道:“有关系就要充分调动,为什么让你们下来搞科技扶贫?说实在的,刚毕业的大学生有的是,科技知识更现代化,为什么不用他们?还不是看上你们的社会关系,能给贫困山区拉点赞助,搞几个项目,有这种有利条件你不利用,不是太可惜了吗?你只有三年的时间,怎么把这三年利用好了才是关键,要不到时候人家一个个载誉而归,势必受到原单位领导的重视。你怎么办?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所以一定要找出一个捷径来——既出成绩又落好名的捷径,这就是很好的窍门,你不妨认真考虑一下。你可以看看现在好多领导,哪个不做这类事情,让上级领导一目了然,这种干部将来升官就容易一些,这就是为官之道。”
吴全有说到这儿停顿了一下,但很快接着说道:“你不要误认为我是让你只作表面文章,是提醒你在真抓实干的原有基础上,耍点小聪明,这样上下认可,其不更好?”
郑一凡不能不说对方说的话很有道理,但心里总觉得有点别扭,想起刘志远说过的吴全有工作中总是耍小聪明的话,这才反应过来,但这次对方说的拉项目是好事,而且正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本就应该做好的,所以马上表态一定照领导的意思去办。